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

自然就好

siaomoo.exblog.jp
ブログトップ
2007年 04月 08日

初揭吳哥之神秘面紗

終於造訪了神遊已久的 ~~~ 吳哥窟
5天的邂逅
有很多的感動,也有很多的感嘆
在這兒只能用簡單的圖文
拼湊有限的歲月刻痕

撿拾不盡的人間風霜



吳哥窟機場大廳
初揭吳哥之神秘面紗_e0024817_12422720.jpg










熱氣球之鳥瞰
初揭吳哥之神秘面紗_e0024817_1243837.jpg










小吳哥空照

初揭吳哥之神秘面紗_e0024817_1244158.jpg









初揭吳哥之神秘面紗_e0024817_12434164.jpg

吳哥窟簡介
吳哥窟位於柬埔寨(原稱高棉)北部的暹粒省,吳哥遺蹟總建築群約有300餘座神廟寺堂,佔地24公里長、寬8公里,是高棉吳哥王朝全盛時期所遺留下來的不朽宗教建築,全城雕刻之精美,鬼斧神工,「有雕刻出來的王城」美譽。整個吳哥遺址最有看頭的要算是「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小吳哥城(Angkor Wat﹞

吳哥原為全盛時期之國都,但隨著國勢日漸薄弱,不敵暹邏人(現今泰國)攻打,而遭受破城命運(1431年),遷都金邊,逐漸被人所遺忘,它曾長期淹沒於叢林中四百多年。

元朝成宗元貞二年(西元1296年6月),周達觀到達真臘(高棉舊稱)後,住了11個月後返國,返國後撰寫了「真臘風土記」,詳實紀載著真臘國的社會萬象,形容了吳哥城宏偉的建築、精美的雕刻、深刻描述當時真臘國繁榮及昌盛。
直到十九世紀,法國探險家亨利‧穆奧(Henri Mouhot-西元1860年)跋涉千里,憑藉「真臘風土記」的記載,手持砍刀,往叢林深處前進。越往密林深處走去,終於發現出此不為人知的吳哥遺跡。

目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法國、日本、德國、中國等各國均努力重建整個吳哥遺址。

資料~~~ From:http://www.ttvs.cy.edu.tw/kcc/94wuko/w1.HTM



關於柬埔寨

地理位置 
柬埔寨共和國位於中南半島的南部,與越南、寮國、泰國等國家接壤,邊境線長達970公里,西南瀕臨暹邏灣。面積181,035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460公里,全國土地大多為平原,氣候宜人,一年中只分為雨季即旱季,沒有颱風或地震等自然災害。

 柬埔寨廣闊的平原上,人口一千一百多萬,有二十多個民族,高棉民族佔百分之九十,還有約三十多萬華人,越僑所佔的比率比華人更多。高棉語為官方語言,佛教為國教80%以上的人信奉佛教。

 湄公河是主要的河流,源流為中國的瀾滄江,流至金邊王宮前分出兩條支流,向西北的稱為洞里薩河,流入洞里薩湖,向南的從越南出海,稱為百色河,洞里薩湖是東南亞第一大淡水湖。


歷史背景
 柬埔寨是東南亞一個古老又極印度化的國家,他源自於西元一世紀到六世紀的一個名為扶南(Funan) 的古國。現在柬埔寨使用語言在當時就已存在,這可以從柬語內殘存梵文,古印度教文化傳統等等痕跡可窺知其悠久歷史。

扶南(Funan)之後是知名的吳哥時代,吳哥王朝武功鼎盛,承襲了高棉王的武力東征西伐從公元 9世紀到13世紀的 600 多年中,將彊域西起緬甸,東臨南中國海,北接寮國,除了這個成就,歷代的高棉國王更強徵民工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廟宇 ───吳哥窟,挖掘土地造湖以及興建許多複雜的堤壩,灌溉渠道系統來增加稻米的產量。

吳哥時代結束後,柬埔寨的都城開始南遷。先洛越(Lovek)然後烏東(Oudong)最後才在現在的都城金邊安定下來。這個後吳哥時代的特色除了都城南遷之外,就是信仰的全面改為佛教。這個時候的廟宇建築可以很明顯的看到佛像已完全取代了原有印度神像而得到見証。

從15世紀到17世紀是外族入侵的時代,越南人及暹邏人(即現在的泰國人)的擴張,使柬埔寨飽受戰火蹂躝,經年戰爭,國勢已大不如前。直到19世紀中葉,柬埔寨也像亞洲大部份國家開始感受到歐洲帝國主義壓力,西元 1863 年國王諾羅敦(Notofom)興法國簽署了保護國條約,成為法國的保護國,開始法國長達90年的殖民統治。

二次世界大戰後終獲獨立的柬埔寨,迭遭赤棉恐怖統治,內戰不斷的浩劫,直到赤棉首領波布1988年4月15日死亡政局才日趨穩定。柬埔寨的人文風俗因長期與外界隔離,特色強烈,來到高棉,您可以親自體會到與八百年前相去不遠的原始古國。
資料~~~ From:http://angkor.pktravel.com.tw/about.htm


by siaomoo | 2007-04-08 12:46 | 海外 | Comments(0)


<< 洞里薩湖 — 吳哥文明的濫觴      嬉遊記 >>